
副校長、黨委副書記劉華東向彭淑清、蔣含宇贈送紀念品 楊安攝影
60年前,《毛主席戴上了紅領巾》這張曾收錄在小學課本的照片在那個年代家喻户曉,詩人臧克家專門為照片題詩。照片裏毛主席左右兩邊依偎着的少先隊員彭淑清、蔣含宇在12年後結為伉儷。彭淑清1963年就讀於我校機械系煉廠機械專業。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、照片公開發表60週年之際,4月19日,彭淑清及其丈夫——中石化江西石油公司原黨委副書記、紀委書記蔣含宇來校訪問。黨委書記王勇會見彭淑清、蔣含宇伉儷。副校長、黨委副書記劉華東,師生代表與彭淑清、蔣含宇伉儷座談。座談會上,彭淑清、蔣含宇向學校捐贈與毛澤東主席相關的油畫、圖書、工藝品等珍貴歷史資料。會後,彭淑清、蔣含宇親切接受學生記者的採訪,回憶當年為毛澤東戴上紅領巾的幸福時刻,鼓勵大學生們好好學習、報效祖國。
“我們很幸運能夠有這樣的經歷,與毛主席合影是我們的榮耀。”彭淑清、蔣含宇回憶起60年前的場景,仍舊非常激動,充滿了感恩。1959年6月,毛澤東主席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,併到韶山學校視察。“當時接到通知,輔導員讓我向毛主席獻花,我就急忙跑到校園花圃裏採了兩束花,在毛主席踏上兒童橋前將兩束帶着露珠、滿含韶山少年愛戴之情的鮮花獻給了主席。”彭淑清回想起那時毛主席接過鮮花後,向她微笑着點點頭,鼓勵他們:“要努力學習,爭取做個好學生。”
“當時輔導員告訴我們有位首長要來學校視察,學校決定由我們向首長贈送紅領巾。”蔣含宇回憶起當時向毛主席獻紅領巾時的場景,他在毛主席準備與同學們合影之時,到毛主席跟前,踮起腳尖,恭敬地行了個隊禮,把紅領巾系在他的胸前。收到紅領巾的毛主席幽默地對大家説:“那我就把紅領巾帶到北京去。我現在又年輕了,變成少先隊員了!”逗得大家都笑了,毛主席也笑了,攝影師侯波抓住了這一瞬間,按下快門,定格了這張被稱為“彷彿能聽出笑聲”的照片——《毛主席戴上了紅領巾》。
毛主席對他們“要努力學習,爭取做個好學生”的鼓勵,彭淑清與蔣含宇一直謹記在心中,兩人相互幫助,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。1963年,蔣含宇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,彭淑清考上了北京石油學院機械系。臨畢業那年,兩個人相戀了。“大學生活是忙碌而充實的,儘管我們兩人功課都很繁重,但老鄉、同窗、好友的濃濃真情,卻使我們越走越近。最終在大學四年級,我們相戀了。”蔣含宇説。
在大學畢業時,蔣含宇、彭淑清響應毛主席、黨中央的號召,服從國家需要,他們共同選擇了面向工廠、面向農村、面向基層。蔣含宇被分配在凌源縣農村鍛鍊,彭淑清則被分配到錦西石油五廠,他們先後參加了江漢石油會戰、九江石化總廠建設。
60年前與毛主席的那一次見面,對彭淑清、蔣含宇影響很大。彭淑清説:“回首這些年,我把毛主席當年對我們的期望當作前進的動力。怎樣對待生活、工作,怎樣對待困難、榮譽,我們堅守一條原則:我們所做的一切,一定不能給毛主席丟臉,不能給韶山人民抹黑!”
毛主席關心下一代、聯繫羣眾和艱苦樸素給彭淑清、蔣含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蔣含宇表示他們對結婚紀念日並不看重,但毛主席的誕辰、毛主席會見的日子,成了他們最難忘的“節日”。他們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毛主席的專題收藏,還常常在與毛主席相關的紀念日辦展覽,寫研究文章,宣傳毛澤東思想,宣傳毛主席的豐功偉績。蔣含宇説:“紅色情結融進了我們的血液,一輩子永不變色。”
蔣含宇希望青年學生在任何時代和就業背景下,都要下基層去看看。“在基層的鍛鍊是必修課,即使學校裏具有完整實驗裝置,但實際的生產一線與學校的實驗裝置還是有區別。”他認為在基層的歷練無論時間長短,無論經驗積累的如何,歷練的過程都必不可少。同時,蔣含宇期望當代青年學子應當多閲讀偉人傳記,豐富自己的人生閲歷,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。“學習書本是必要的,但不能只侷限於書本和專業知識,還應當創造性的學習,獨立思考。你們應該適當地瞭解歷史,閲讀偉人們的傳記,會對你們有所啓發。”
彭淑清鼓勵青年學子在面對困難時要有毅力和勇氣,同時表示如今的青年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,應當珍惜當下,努力成為國之棟樑。“我希望你們能夠在石油大學老師的培養下、教育下,好好學習,在校期間爭取做一名優秀學生!畢業後當一名勤奮上進的優秀戰士!”